文化事业
龙岩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和着名侨区,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起点和重要聚集地,也是中国着名革命老区和中央苏区。龙岩市大力扶持重要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推进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河洛文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建设,积极争取永定土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1月启动古田会议旧址群文物修复保护利用工作,投入近1300万元;2005年12月又启动古田会议旧址群维修保护二期工程,完成投资3200万元。2008年7月6日,中国“福建土楼”·永定土楼在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启动了冠豸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完成古田会议会址群维修保护二期工程建设,古田镇被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改版、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维修保护、乡镇文化站建设顺利推进,成功举办纪念胡文虎先生诞辰125周年活动。
2008年,龙岩市新增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古田会议会址群维修保护三期工程、龙岩博物馆改版顺利推进,完成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造工程。20户以上自然村均实现通广播电视,完成13万户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2008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9个,剧场、影剧院9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7个,书藏量74万册,博物馆12个。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艺术演出499场,观众71万人次;剧场、影剧院演(映)出场次5081场;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25%;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89%;有线电视用户32.09万户,入户率达39.4%。全市出版图书253种,总印数32.2万册;报纸11种,总印数4620.7万份;期刊23种,总印数28.11万册。
2019年末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6个,影剧院19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7个,书藏量199万册,博物馆14个。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艺术演出502场,观众6万人次;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27%;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98%。各级文化馆组织举办展览45个,组织文艺活动206次,服务21.49万人次;博物馆举办58个基本陈列和123个临时展览,共有1060万人次参观。举办社会教育活动624次,共有35.2万人次参加。
2019年末出版图书164种,总印数23.2万册;报纸9种,总印数18.33万份;期刊6种,总印数3.6万册。
国家一级图书馆:龙岩图书馆、上杭县图书馆、霞浦县图书馆。
2008年,龙岩市新增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古田会议会址群维修保护三期工程、龙岩博物馆改版顺利推进,完成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造工程。20户以上自然村均实现通广播电视,完成13万户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2008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9个,剧场、影剧院9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7个,书藏量74万册,博物馆12个。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艺术演出499场,观众71万人次;剧场、影剧院演(映)出场次5081场;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25%;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89%;有线电视用户32.09万户,入户率达39.4%。全市出版图书253种,总印数32.2万册;报纸11种,总印数4620.7万份;期刊23种,总印数28.11万册。
2019年末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6个,影剧院19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7个,书藏量199万册,博物馆14个。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艺术演出502场,观众6万人次;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27%;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98%。各级文化馆组织举办展览45个,组织文艺活动206次,服务21.49万人次;博物馆举办58个基本陈列和123个临时展览,共有1060万人次参观。举办社会教育活动624次,共有35.2万人次参加。
2019年末出版图书164种,总印数23.2万册;报纸9种,总印数18.33万份;期刊6种,总印数3.6万册。
国家一级图书馆:龙岩图书馆、上杭县图书馆、霞浦县图书馆。
教育事业
宋淳化年间(990~994)设庠序,后有学宫。明代设县学,办社学、书院、私塾。清代各坊社设书院。清末新学兴起,光绪二十九年(1903),创办第一所中学堂和武安小学堂。光绪三十一年,废科举,城乡办小学堂。至民国十二年(1923年),全县有族众办、坊社办、私办高等和初等小学100所。
民国18~21年,苏维埃政府致力发展教育事业,乡办平民学校,区办列宁学校,县办列宁师范。民国22~26年,民国政府逐步改民办小学为公办小学,创办龙岩乡村师范。抗日战争时期,县城设初级、高级中学,白土、雁石、适中办中学。各乡镇设中心小学。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入学率剧降,教育事业停滞不前。
建国后,学校贯彻“教育向工农开门”的方针,优先吸收工农子女入学,城乡办冬学,推行速成识字班,县创办工人夜校。同时,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学习,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教学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1953年贯彻“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教育方针,在中、小学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改革,健全教学制度,教育质量显着提高。
1958年“大跃进”时期,教育战线出现盲目冒进现象,教育质量下降。经60年代初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有计划有步骤的稳步发展轨道,确立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建立正常教学秩序,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和多种办学形式,注重发展山区教育事业。“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事业遭受严重破坏。教师遭批斗,正常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秩序被打乱;同时,盲目发展普通中学和小学附设初中班,实行推荐选拔招生制度,缩短学制,教学质量下降,亦造成中等教育结构的单一化。
1978年后,拨乱反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纠正冤假错案,调动干部和教师的积极性,学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逐步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发动社会集资办学,幼儿教育、中小学、大中专教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80年经地区行政公署考核验收,龙岩少、青、壮年非文盲率达89.7%,为龙岩地区第一个基本无文盲县,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97%以上。1984年5月,经省、地验收,基本普及初等教育,成为普及初等教育先进县。1986年被评为全国100个基础教育先进县(市)之一。
2008年全市各类高校招生4000人,在校生13502人,毕业生3636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5697人,在校生43377人,毕业生13402人。普通高中招生2.32万人,在校生7.79万人,毕业生2.52万人。初中招生3.60万人,在校生11.13万人,毕业生4.62万人。普通小学招生2.71万人,在校生16.60万人,毕业生3.50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434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8.72万人。
2008年度,全市“双高普九”有序推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面免除,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基本完成,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工作有序推进。普通高考万人上本科线人数连续七年居全省第一。
本科学校龙岩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福建省属公办全日制本科高校。2004年5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升格更名为龙岩学院,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成为闽西一所全日制本科高校。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龙岩高级技工学校升格为龙岩技师学院并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2019年,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8239人,在校生21575人,毕业生5023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8.17%。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536人(不含技工学校,下同),在校生19250人,毕业生6363人。普通高中招生15747人,在校生45558人,毕业生15570人。初中招生30466人,在校生87684人,毕业生26594人。普通小学招生50274人,在校生227519人,毕业生30017人。特殊教育在校生3379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52647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9.8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9.6%。
民国18~21年,苏维埃政府致力发展教育事业,乡办平民学校,区办列宁学校,县办列宁师范。民国22~26年,民国政府逐步改民办小学为公办小学,创办龙岩乡村师范。抗日战争时期,县城设初级、高级中学,白土、雁石、适中办中学。各乡镇设中心小学。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入学率剧降,教育事业停滞不前。
建国后,学校贯彻“教育向工农开门”的方针,优先吸收工农子女入学,城乡办冬学,推行速成识字班,县创办工人夜校。同时,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学习,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教学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1953年贯彻“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教育方针,在中、小学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改革,健全教学制度,教育质量显着提高。
1958年“大跃进”时期,教育战线出现盲目冒进现象,教育质量下降。经60年代初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有计划有步骤的稳步发展轨道,确立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建立正常教学秩序,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和多种办学形式,注重发展山区教育事业。“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事业遭受严重破坏。教师遭批斗,正常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秩序被打乱;同时,盲目发展普通中学和小学附设初中班,实行推荐选拔招生制度,缩短学制,教学质量下降,亦造成中等教育结构的单一化。
1978年后,拨乱反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纠正冤假错案,调动干部和教师的积极性,学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逐步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发动社会集资办学,幼儿教育、中小学、大中专教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80年经地区行政公署考核验收,龙岩少、青、壮年非文盲率达89.7%,为龙岩地区第一个基本无文盲县,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97%以上。1984年5月,经省、地验收,基本普及初等教育,成为普及初等教育先进县。1986年被评为全国100个基础教育先进县(市)之一。
2008年全市各类高校招生4000人,在校生13502人,毕业生3636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5697人,在校生43377人,毕业生13402人。普通高中招生2.32万人,在校生7.79万人,毕业生2.52万人。初中招生3.60万人,在校生11.13万人,毕业生4.62万人。普通小学招生2.71万人,在校生16.60万人,毕业生3.50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434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8.72万人。
2008年度,全市“双高普九”有序推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面免除,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基本完成,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工作有序推进。普通高考万人上本科线人数连续七年居全省第一。
本科学校龙岩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福建省属公办全日制本科高校。2004年5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升格更名为龙岩学院,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成为闽西一所全日制本科高校。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龙岩高级技工学校升格为龙岩技师学院并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2019年,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8239人,在校生21575人,毕业生5023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8.17%。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536人(不含技工学校,下同),在校生19250人,毕业生6363人。普通高中招生15747人,在校生45558人,毕业生15570人。初中招生30466人,在校生87684人,毕业生26594人。普通小学招生50274人,在校生227519人,毕业生30017人。特殊教育在校生3379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52647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9.8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9.6%。